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亚迪 >> 比亚迪图片 >> 正文 >> 正文

蔚小理2022年亏256亿新造车渴望

来源:比亚迪 时间:2025/6/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长期主义和降本增效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平衡的问题。

随着小鹏汽车在3月17日晚间发布年财报,蔚来(NIO.US/.HK)、小鹏汽车(XPEV.US/.HK)、理想汽车(LI.NASDAQ/.HK)全部交出了年成绩单。

虽然“蔚小理”均未能完成此前的销量预期,但随着规模的增长都实现了收入的增长。年,蔚来、小鹏、理想的营收分别达到.69亿元、.6亿元和.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4%、27.95%和67.67%。

然而,造车新势力依然难以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亏损还在扩大。年,蔚来、小鹏、理想分别亏损了.37亿元、91.4亿元、20.32亿元。蔚来和小鹏均创下了自年车辆交付以来的最大年度亏损额。

整体而言,电动汽车仍是个赔钱买卖,目前整个行业内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实现了年度盈利。在企业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造车新势力仍然难以逃离亏损的“魔咒”。

年,是造车新势力迈过企业“从0到1”的阶段之后,验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的一年,“蔚小理”不同的发展路径已逐渐清晰。

不过,随着传统车企加速转型,以及“价格屠夫”特斯拉带来的全行业降价潮,当下,“蔚小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亏损扩大背后

年,“蔚小理”分别交付了辆、辆、辆,增速分别为34%、23%和47%。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尽管在售车型数量最少,但市场走势相对稳健,并在年12月率先突破了月交付量2万辆大关。接连推出理想L9、理想L8接棒理想ONE,虽初期引发舆论风波但随着后期大规模交付而得到平息。

蔚来产品线最为丰富,但多款车型处于向二代平台的换代期,主力产品ET5还在产能爬坡阶段。

小鹏汽车在年遭遇较大挑战,尤其下半年出现数月销量持续性下滑。首款30万元以上车型G9,因为复杂凌乱的产品配置、脱离用户需求的产品规划以及高价低配的策略引发大量批评,未能达到预期。

交付量的增加,提升了企业的营收规模,但“蔚小理”距离赚钱似乎还有一定距离。

导致三家车企年亏损扩大的原因,也有来自各家企业不同的内部因素。

年,“蔚小理”的毛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蔚来的车辆销售毛利率从年的20.1%下降到年的13.7%;理想从20.6%降到19.1%;小鹏从11.5%降到9.4%。蔚来、理想、小鹏年的公司毛利率分别是10.4%、19.4%、11.5%,上年分别为18.9%、21.3%、12.5%。

毛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成本上涨和新老车型换代。

去年,碳酸锂价格疯涨,主机厂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而新造车企业又为了市场竞争,无法将成本压力全部转嫁给消费者,大部分只能自己承担。

不过,由于理想汽车的产品均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池容量较低,成本上涨压力要低于蔚来和小鹏,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小。此外,第四季度随着利润更高的理想L9的交付,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快速回升。

蔚来去年第四季度毛利率表现大跌眼镜,从三季度的16.4%降至6.8%。

蔚来财务高级副总裁曲玉解释道,毛利率锐减至6.8%主要是由于四季度在老款车型的库存拨备及采购承诺损失共计9.85亿元人民币,剔除此方面影响后去年四季度的整车毛利率为13.5%,与前一季度相比有所下降的主要是产品组合变化即ET5毛利较低,但各种着补后的这一毛利率依然低于市场16%的一致预期。

研发投入的加大也是“蔚小理”亏损扩大的重要原因。蔚来、理想、小鹏去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亿元、68亿元、52亿元,蔚来和理想,研发开支均较上年翻倍。

此前,小鹏汽车在研发上最为激进,直接对标特斯拉,试图将智能驾驶打造成企业标签。年,小鹏在研发上的投入有所放缓,研发开支仅增长27%。整体来看,小鹏在智能化方面积累的优势并不明显。

蔚来仍然是造车新势力中最舍得花钱的企业。在销售及管理费用方面,蔚小理分别花了亿元、67亿元和57亿元。这与三家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有关。

此前,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用户运营方面,蔚来是汽车界的海底捞,理想更像星巴克,自己更喜欢星巴克,能保证用户足够的快捷方便、效率够高。”

现金储备方面,截至年底,“蔚小理”分别有亿元、.5、.5亿元。短期来看,几家企业的现金流没有大问题,但造车新势力仍然需要加速将各自的商业模式跑通。

亟需解决的内部问题

从各家主要的财务情况来看,“蔚小理”目前都有各自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长期主义和降本增效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平衡的问题。从企业内部发展来看,蔚小理三家企业都将在年加大对效率的提升。

蔚来CEO李斌在年公司内部信中指出,公司在效率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年公司的工作任务会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资源投入只会小幅增加。

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效率提升是蔚来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去年团队扩张较快,增加了新项目。今年的重点是提高人效,而非减员或关停项目,追求同样的人力带来更多的产出。对于研发和固定资产的投资,我们会看时间和投资的优先级。整体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