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比亚迪通过旗下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HK),以2.54亿港币(当时约合人民币2.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权,自此开启了造车之路。
今年4月3日,比亚迪汽车官宣“自年内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从一个门外汉下场造车,到成为全球首家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比亚迪用19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
比亚迪的官宣一时间引起了巨大轰动,毕竟过去一直都在说弯道超车靠新能源,只不过没想到这一超,直接超到了全球首家,今天我们针对这一车圈大事件,进行解读。
比亚迪停产的燃油车,是哪种燃油车?
“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在朋友圈刷了屏,对于新能源乃至汽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不过想必很多不太了解汽车行业的朋友会有疑问,比亚迪停产燃油车意味着以后比亚迪推出的新车就再也不用加油了?
事实上比亚迪的官方说明提到的“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实际是把王朝系列车型包括秦燃油版、元燃油版、宋燃油版等几款纯汽油车型停掉,改走DM-i超级混动甚至纯电动路线,我们知道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尽管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但还是离不开汽油发动机的辅助。
比亚迪停掉燃油车,对其自身业务的影响大吗?
这个问题,用真实的销量数据来回答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年比亚迪汽车乘用车总销量达到了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60万辆左右,占比约82%——换言之,比亚迪在年只卖出了13万辆左右的燃油车,当然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不过比起新能源,燃油车占整个比亚迪销量的比例其实并不大。
那么年开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以3月为例,这个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量超过10万辆,其中DM车型卖出了辆,EV车型卖出了辆,燃油车却直接归零——也就是说,比亚迪“停止生产燃油汽车”的动作,早在3月就已显现,只不过那时比亚迪还未对外官方宣布而已。
所以不难发现,与其说比亚迪“停止生产燃油汽车”是“壮士断腕”,更不如说是顺势而为,一方面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比亚迪已经没有必要再在燃油车上耗费精力,另一方面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又决定了比亚迪必须在新能源之路上放开手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为什么是比亚迪?
现如今国内无论自主品牌也好,合资品牌也好,都在朝向新能源转型,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敢于首先提出“停止生产燃油汽车”?这个原因我们要多方面来看。
一是源于比亚迪本身的技术积累。我们知道比亚迪推出第一款面向市场的新能源车F3DM是在年,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年市场还在卖怎样的车,那时的自主品牌又是个什么状况,选择在年入局新能源,可见当时的比亚迪视野有多么超前。
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比亚迪在造车以前的身份是电池制造商,在当时甚至被称作“电池大王”,所以比亚迪选择新能源,是有先天优势的。比亚迪依托深厚的电池制造技艺和对行业走势的预判,最终选择磷酸铁锂电池,并经过不断迭代改良后最终推出刀片电池,这也为比亚迪打开新能源的局面铺平了道路。
比亚迪“停止生产燃油汽车”会对比亚迪和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我们看来,比亚迪停止生产燃油汽车,是一次梳理自身产品矩阵,重树定位的机会,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总结
所以比亚迪敢于首先提出“停止生产燃油汽车”不是偶然也不是炒作,而是一种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的一种必然。对于比亚迪而言,“断舍离”燃油车,全力发展新能源动力,将比亚迪品牌和新能源进行深度绑定,让更多消费者一提到新能源就联想到比亚迪,无疑会对比亚迪未来发展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