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动车起火爆炸的新闻登上热搜。11月22日晚,北京中关村某车库一辆比亚迪汽车燃烧起火,万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燃烧发生前这辆车正使用星星充电桩进行充电。从网传的现场照片来看,起火车辆疑似为比亚迪秦ProEV。
24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回应称:现场火情及时扑灭,未发生爆炸,也没有人员伤亡。车辆于年初销售,目前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电动车“老炮”亦难保安全,一时间,电动汽车起火问题再次引燃讨论。
近年来,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据乘联会数据,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3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7.20%。销量飙升的同时,自燃、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接踵而来。
据车讯网统计,今年下半年国内共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21起,事故发生时主要处于以下情形:正常行驶过程中自燃、静置停放自燃、充电过程自燃以及事故碰撞自燃,其中静置停放自燃最多,达42.9%,充电中自燃次之,达23.8%。
电池热失控是大部分电动汽车自燃的重要原因,然而遗憾的是,动力电池专家告诉车讯网编辑,热失控是无法根除的,只能通过诸如热控制技术(PTC电极)、正负极表面陶瓷涂层、过充保护添加剂、电压敏感隔膜以及阻燃性电解液等等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来无限改善单体电芯的安全性能。同时,我们一方面要求车辆续航长、充电更快、加速更快,一方面要求车辆不易自燃,目前很难找到完美兼顾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尽量平衡。
汽车安全是底线,频发的事故及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望而却步:电动汽车还能买吗?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新能源车在朝着良性方向积极发展,着火率正在逐年降低,年是万分之0.38,年降至万分之0.18,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企业以及主机厂都在为之做出努力。比如改良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冷却系统,当出现不可避免的热失控时尽早预警,给乘员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不断探寻更稳定高效的电池材料、工艺和电池包结构等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表示,通过电池系统结构设计来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是所有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工作重点。同时,提高动力电池测试强度也是进一步保障电池安全的关键所在。此外,盲目追求电池大容量、高续航、低成本已不可取,而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相关企业不推诿责任、主动摸排潜在风险。
在企业解决电池技术难题、提升电池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检测标准的同时,在用户层面,用车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充放电习惯,比如条件允许的话,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同时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尽量不要魔改车辆,按时保养,毕竟仅靠车载BMS去监控电池健康状态是不够的,还需要定期对动力电池进行全面检修,以降低老车、老电池的自燃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