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了一份业绩漂亮的财报,比亚迪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8月30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交易数据,持股7.73%的比亚迪第四大股东、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西部资本”,在一周前的8月24日售出了万股的比亚迪H股,均价.港元,套现3.69亿港元。减持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对比亚迪的持股数量降至2.19亿股,持股比例从20.4%降至19.9%。
这是巴菲特自年9月买入比亚迪H股以来,首次减持。8月31日开市,恐慌情绪在比亚迪股民间蔓延,比亚迪港股跌幅一度达到12.5%,A股跌幅也超过8%,市值蒸发近千亿。
实际上,早在7月,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的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7月11日,港交所CCASS数据显示,比亚迪2.25亿股股份被转让给花旗银行,这一数字,恰好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的股份。当日,比亚迪在港股跌幅接近12%。随后,比亚迪否认遭巴菲特清仓。
但减持却发生在更早之前。
根据比亚迪年上半年财报,截至6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持有比亚迪2.25亿。这也意味着,从6月30日到8月30日,巴菲特已经累计减持.1万股,套现约17亿港元,投资回报超过30倍。
(西部资本持有比亚迪股份数量图源:比亚迪半年报)
巴菲特的“撤退”还引起了整个汽车板块的震荡。
截至31日收盘,长城汽车A股下挫2.16%,H股跌2.46%;广汽集团A股跌5.82%,H股跌3.83%;长安汽车A股跌5.41%;吉利汽车H股下跌2.21%。
坚信长期价值的巴菲特,在此时骤然转身,对比亚迪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过热的比亚迪需要“一瓢凉水”
年9月,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斥资2.3亿美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H股,14年来,尽管比亚迪股价曾多次腰斩,巴菲特一直坚定持有。
巴菲特和芒格都曾公开表示对王传福的欣赏。
芒格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曾描述王传福:”这家伙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年4月,巴菲特晒出一张他佩戴比亚迪所生产口罩的照片。照片中,巴菲特身着印有“我想长命百岁,目前为止还不错!”的上衣,配文“现在,我的比亚迪口罩正帮助我达到目标!谢谢!”
(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支持)
年时,出了名“不碰科技股”的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披露自己重仓并看好的15只股票,比亚迪和苹果,一起出现在名单中。
事实证明,比亚迪也给了投资人极大的回报。年之后,比亚迪H股股价从40元上下,一路高歌猛进涨至最高元,涨幅逾%。今年6月,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成为国内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汽车公司,成为新能源市场继宁德时代之后的第二个”王”。
(比亚迪自年年底之后股价图源:雪球)
芒格在回答比亚迪的优势时曾提到:“电池在未来将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比亚迪在生产电池的同时,也生产整车的几乎全部部分。”
这解释了比亚迪的炙手可热。然而,如今其在全产业链高度自主的优势并未改变,巴菲特与芒格为何减持?
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比亚迪的股价自从年年底达到低点之后,一直处于上涨状态,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存在市场过热的情况,需要“冷静”。从投资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讲,巴菲特可能认为比亚迪的股价在短期内已经到达高位。
从这一角度看来,巴菲特减持比例极小,还不足手中总数的3%,减持之后,西部资本集团依然是比亚迪的最大股东之一。
实际上,关于比亚迪过热的信号早就出现。今年6月,比亚迪的融资折算率被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下调为0%。彼时,比亚迪的市盈率一度突破倍,远远超过上市公司的正常水平。同期,宁德时代的市盈率为倍,天齐锂业为75.34倍,广汽集团则为19.01倍。过高的市盈率,指向比亚迪股价泡沫过大,价值被高估。
(《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规定)
不过,张翔也指出,“不排除比亚迪股价回落后,巴菲特继续加仓的可能”。
高歌猛进之下,比亚迪的长期价值是什么?
在巴菲特减持公告披露的前一天,比亚迪发布了年上半年的财报。
财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65.71%,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35%,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30.45亿元。
(比亚迪年上半年业绩图源:比亚财报)
市场方面,比亚迪还打败了特斯拉,以64.82万辆的成绩站上了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榜首,市场占有率达到15.4%。
(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图源:网络)
不过,这份出色的成绩单也透露出另一重“隐忧”——比亚迪虽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车企,但利润只有“老二”特斯拉的1/10。
在此之前,“性价比”一直是比亚迪的代名词。根据最新的财报,比亚迪单车利润仅有元,而特斯拉的单车利润已经突破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规模效应和产业链自主化之下,比亚迪的毛利率仅为16.3%,而新势力中蔚来和理想的毛利率已经突破20%,特斯拉的毛利率接近30%。
如今,比亚迪正在撕掉这个标签,在“车海”战术之后,走上车企提升利润的必经之路——“高端化”。
去年2月,比亚迪在对公司汽车业务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时,首次对外界确认了计划推出高端品牌一事。按照最初规划,比亚迪打造的高端品牌将于年~年正式推出,首款车型预计在年正式亮相,定价在50万~80万元。
近期,这一高端车系的定价不断上调,从50万~80万元到50万~万元,再到80万~万元。
此外,比亚迪还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了腾势90%的股权,主导腾势战略发展规划,进入大热的MPV市场。今年8月24日,腾势发售首款高端新能源MPV腾势D9,售价在32.98万到66万之间,提供纯电和混动两种动力系统。在今年成都车展上,腾势汽车透露,D9在预售开启2个月后便获得4万台的订单,其中50%的订单用户来自BBA,在高端市场表现良好。
张翔表示,比亚迪正在向高端化稳健迈进,其产品阵列中,不论低端、中端、高端都有所布局,结构较为健康。“在全面的市场布局,以及核心零部件高自主化的支持下,比亚迪在未来两三年内还是值得看好的。”
九派财经记者陈静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