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股神”巴菲特连续几十年年复合20%左右的收益率,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资者不断地向他学习,并将其成功投资经验奉为“圣杯”。巴菲特与其搭档芒格一道,在国内更是成为价值投资的“标杆”,尤其是年至年初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一路长期大涨,更是坚定了国内投资者向其学习的坚定信念。
不过,笔者想提醒的是,不少投资者对“股神”巴菲特是有误解的;另外,因巴菲特、伯克希尔的特殊性,使得巴菲特也成为了无法复制的“神话”。
学习巴芒的五大误区
投资者对股神巴菲特究竟存在哪些误解呢?
笔者认为,第一大误区就是,学习股神巴菲特就是ALLIN。由于国内一些媒体在对其介绍的时候,重点讲述的是伯克希尔的股票持有总额和个别大市值标的,如苹果,而对伯克希尔其他资产却缺乏报道,从而使人产生一个错觉,觉得巴菲特就是ALLIN股票。但是,伯克希尔作为一家保险公司,股票只是其总资产投资里最大块的一项,它还很多其他投资。比如,有股权投资、持有了很多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债券投资等等。
翻阅伯克希尔财报,年年报期,伯克希尔总资产.84亿美元,其持有的权益证券是.83亿美元,占比仅37.7%,不到40%。而在此之前的很多财报期内,其权益证券的占比都不到40%。
年数据显示,即使按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9亿美元来看,其权益证券也仅占70%左右。在其.84亿美元总资产中,还有.82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4亿美元、短期投资.35亿美元等等。所以,巴菲特不是ALLIN股票,而是进行全面的资产配置。
第二,学习巴菲特就是单票重仓。很多投资者以为巴菲特是单票重仓,特别是看到其持有苹果高达亿美元。但是,实际上,伯克希尔的持仓还是相对分散的。
观察伯克希尔截至年底的前15大持仓,可以发现,公司最大的持仓是苹果,总共亿美元,占总亿市值的46%,但是如果看其成本,苹果买入成本为亿美元,占所有持仓买入成本亿的约30%。除了苹果市值较大以外,伯克希尔还持有美国银行亿美元、美国运通亿美元、可有可乐亿美元、比亚迪77亿美元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持仓还是挺分散的。除了前15大持仓外,另外还有亿美元的其他股票的市值。前15大持仓的最后一名是Mitsui(三井)22亿美元。假设余下的亿美元每只持仓是20亿美元,那么余下的亿美元也还将持有20只标的。何况,肯定不只20只,毕竟20亿美元一只标的的持有规模还是非常大的。
第三,学习巴菲特就是死拿,不认错。有的人误认为,学习巴菲特就是死拿不卖、不认错。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买好公司、好价格,如果公司不好了,基本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那卖出是再正常不过的。比如年的时候伯克希尔卖出持有很久的航空公司。
巴菲特在年5月3日的股东大会上公开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卖出了美国四大航空公司的“全部持仓”。他说,“我们买入航空公司时,认为对航空公司领域的投资金额是有吸引力的。事实证明,我看错了这个行业。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亏本清仓了所有航空股。”
第四,学习巴芒就是长期持股、不交易。很多人误认为巴菲特是长期持股,不交易,这也是错误的想法。我们以巴菲特的搭档芒格旗下DailyJournal公司对阿里巴巴持仓的变动进行探讨。
年4月12日,媒体报出芒格把持有的阿里的一半股份割掉。我们回顾一下年以来四个季度,DailyJournal持有阿里股份的变动情况。
年第一季度,DailyJournal首次买入阿里股票,截至季度末,持有阿里股票ADR份额。年第三季度,阿里股价大跌,芒格当季买入股阿里。持股总数上升为股。
年第四季度,阿里继续大跌,芒格翻倍加仓阿里,买入30万ADR,投入资金约万美元。
但截至年3月底,DailyJournal持有约30万股阿里的美国存托凭证,卖出.万ADR份额。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芒格其实是有交易的,并不是只是持股不动。
第五,学习巴菲特只买大盘蓝筹股。很多投资者认为,巴菲特只买大盘蓝筹股,甚至认为投资大盘股才是价值投资。其实,这应该也是对价值投资的一种误解。巴菲特说价值投资是说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其中并没有说一定要是大公司。
为什么会很多人觉得巴菲特是买大盘蓝筹股的呢?或许有几个原因:一是幸存者偏差。因为在投资的过程中,其实巴菲特老先生也是在不断地叠代,把不好的公司剔除掉,留下好的小公司,或者加仓好的小公司,时间一长,小公司成长成了大公司。当我们看到公布的数据时,就都是大的公司了。二是公布数据的信息差。对外一般只公布前20大持仓标的名字,那些持有量小的公司,并不会被公布出来,所以外界不知道。三是对大和小的定义不一样。如前所讲,巴菲特第十五大持仓,大概持有了20亿美元的市值,假设巴菲特持有这只公司10%的股份,那这家第15大重仓的个股的总市值也达到亿美元,本身就是体量很大的公司。
巴菲特很难被“复制”
前面介绍了市场中流传的一些投资者对巴菲特的误解。这是学习巴菲特的第一步。很多人想学习巴菲特,但是,由于巴菲特或者伯克希尔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其实,很多人学不了巴菲特,巴菲特是很难“复制”的。
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伯克希尔不是纯股票投资公司。
如上所述,伯克希尔是一家保险公司,其持有很多各行业上市公司股权,进行的是全方位的资产配置。而就这一点,我们绝大分个人投资者、包括公募和私募是无法做到的。能够这么做的,可能是国内的保险公司。但是,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其投资于权益类市场的比例不高,最高的不超过40%,大部分权益投资的占比都在20%以下。因为其进行的是全方位的资产配置,所以整体的资产波动性就会比较小、回撤也比较小。
其次,有稳定现金流、不用考虑赎回等资产卖出压力。
因为伯克希尔是一家集团公司,既有实业、也有投资,特别是其主要有一家保险公司,这些公司可以提供很稳定的现金流,不太需要去考虑现金流的问题,所以,其持股周期可以是超长期的,而这基本上也是其他的个人和公司做不到的。
对于国内的绝大部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而言,它们需要面临客户赎回所导致的被动卖出股票的压力。特别是国内的投资者还比较不成熟,很多时候是像炒股票一样炒基金,很多基金的规模波动很大,基金经理无法做到投资长期化,要应对客户的赎回压力。
第三,巴菲特可以不考虑回撤。
由于伯克希尔是进行全方位的资产配置,所以,其资产的回撤总体就会比较小。并且,由于其是一家公司,客户无法赎回基金,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伯克希尔的股票,所以也基本不太用考虑回撤下的赎回压力。
但是我们国内的大部分个人客户,是要考虑回撤的。因为资产无法做到那么分散配置,波动率、回撤普遍比较大。当然,绝大部分的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不可能像巴菲特那么好。所以,如果是相对集中持股的投资者,其总体回撤会不小,在巨大的波动过程中,很多人会受不了自己持仓的高波动,很可能在高波动震荡中下车卖出股票。
对于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公募,特别是私募基金而言,回撤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客户和市场在进行基金评价时,除了考虑绝对收益之外,都免不了要分析最大回撤是多少、夏普值是多少。所以,很多的基金经理得考虑控制回撤,并因此做适度的调仓。很多时候,为了控制回撤,得在相对低位割掉手上持有较长期的股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