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宋雨婷
比亚迪自今年年初宣布成为新能源车企后,在中国车市销量节节攀升。10月3日晚,比亚迪公布其,辆的9月销售成绩,相较去年9月7.9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3%,甚至其增量超过大部分品牌单月销量。
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万辆,达到.53万辆,同比增.6%。并且,在乘联会发布的9月乘用车厂商销量榜单中,比亚迪已成为销冠,市场占有率达9.9%。
#销量王者#
尽管大环境中有众多不利因素,但比亚迪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此前,比亚迪对年给出了万辆的销量目标,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8%,以此计算,比亚迪很可能提前完成目标,或是超额完成任务,甚至有望冲击万辆销量高点。
不仅如此,比亚迪年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比亚迪实现营收0.81亿元,同比增.59%;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26%。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共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84.37%;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13%。作为一家纯粹的新能源车企,能获得如此成绩,比亚迪已经稳坐该细分市场头把交椅。
在产品方面,插电混动的DM车型销量为,辆,而纯电的EV车型则为94,辆,二者基本持平。单一车型来看,9月比亚迪秦PLUS的销量达到了36,辆。
#技术支撑#
一家企业、一款车型受到了来自消费者的认可,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在研发方面,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为.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2.34亿元增加了.68%。
而比亚迪的DM-i和刀片电池,或许就是其在技术领域强有力的支撑。刀片电池加DM-i插混系统,先后两次重要的技术创新,彻底引爆了终端消费者的热情,而秦PLUS也从中受益。两年前,秦PLUS因热销而断货就是常态。进入年之后,随着比亚迪大规模的扩产项目陆续落成,秦PLUS也逐渐突破了产能的桎梏,最近三个月,秦PLUS的月销量一直都维持在三万辆以上。
7月份刚刚上市,被视为比亚迪目前颜值最高的车型,尚且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的纯电中级轿车海豹,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9月份卖出辆,显现出爆款潜质。
而在海豹的背后更是有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百亿推出的纯电整车架构平台——全新e平台3.0为其撑腰。
这是一个可以孵化从A级车到D级车各种尺寸的智能电车,一个不断进化的高度集成的平台。该平台在升级后带来整车物理架构的升级,将刀片电池和整个车身融为一体,即CTB(Cellto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而得益于刀片电池与高强度车身一体化集成,让车辆的前后可获得更大的溃缩区、储物区和更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动力系统降到底部,也让汽车重心更低,兼顾安全性、实用性和稳定性。
海豹车型作为全球首款搭载量产CTB技术的车型,在电池安全、整车安全、电池容量上也就有了大幅提升,为热卖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与投入,比亚迪高端化方面也在加速,比亚迪高端品牌暂定于今年底发布,同步亮相首款硬派越野车型,定价万元以上。该品牌的定位是百万级新能源品牌,将运用比亚迪最尖端的汽车技术。
#出海挑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的增长,布局海外市场成为了比亚迪下一阶段的挑战,今年7月宣布进入日本市场;8月与欧洲经销商合作,在德国和瑞典销售新能源车;9月宣布在泰国建厂;9月底宣布在欧洲发布三款新车;10月12日,在印度发布首款高端纯电ATTO3(即国内“比亚迪元PLUS”);10月17日,巴黎车展上,比亚迪一口气推出了唐、汉、元PLUS(ATTO3)三款纯电车型,并举行了首批车主交付仪式。
据外媒报道,比亚迪欧洲销售主管PereBruga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型纯电轿车“海豹”将是比亚迪接下来引入欧洲市场的车型,预计将在年上市,不过具体时间并未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比亚迪宣布元PLUS德国预售价格为3.8万欧元(约27.45万元),汉和唐德国预售价格为7.2万欧元(约52.01万元)。
但是在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