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比亚迪第万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当时,我坐在闷热的比亚迪厂房里,听着台上嘉宾滔滔不绝的演讲,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了眼比亚迪的股价。
「一百七十多块,估计还受今天的利好小涨了一波,等回调一点再买吧。」这是当时我自己的内心OS。
短短两个多月之后,就在月初新势力厂商公布7月销量、「蔚小鹏三小强」以月销量左右的成绩让我感慨「战国时代来临」的时候,这家在广告中以「新能源汽车引领者」自居的企业来势更加凶猛:
本周,比亚迪A股连续2次涨停,股价首次突破元,总市值达到8,亿,超越中国石油跻身沪深A股前十。
同时,比亚迪官方公布7月销量:总销量达到56,辆,同比增长89.4%,环比增长14.5%。
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50,辆,同比增长.7%,占到了当月总体销量的近九成。
累计销售数据上,1-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共销售,辆,同比增长.62%。
一个人的成功,既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也要依靠自我奋斗。行业的热度,创造了风口。而「王朝」家族车型、DM混动技术、刀片电池等等名词,给了比亚迪起飞的底气。
至于你问我后来股票上车没有?只能说肉没吃上,汤还是喝到了一点。
当然,超级充电站本行不是教大家炒股票,即使看到如此优秀的成绩,相信大家在看到「比亚迪」三个字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点微妙的情绪——总感觉不够高端、差点意思、甚至会想到「山寨」等负面词语上。
那么,在市值超过万亿、新能源车型月销破五万之后,比亚迪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又将如何?
备受争议的「工程师」
长期以来,在各种宣传和媒体报道中,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总是被塑造成「技术狂人」,比亚迪一直也自我标榜企业文化是专注研发的「工程师文化」。
回顾王传福和比亚迪的发家史,的确没有多少马斯克和特斯拉那般的狗血剧情,而是一段中国制造艰苦奋斗的往事。
王传福出生于安徽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有5个姐姐、1个哥哥和1个妹妹。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和整个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并读完了研究生。
毕业后,王传福中国进入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当上了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电池技术。
当时正是「大哥大」流行的时代。而就和如今的电动车一样,在一部几万块的大哥大里面,电池是最昂贵的零部件之一。
研究电池的王传福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年,他放弃了中科院铁饭碗的工作,借债万元创办比亚迪,专注生产制造「大哥大」中的镍镉电池。
7年之后,凭借王传福电池专业的技术基因和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比亚迪发展成为了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生产商。
同时,比亚迪还在手机、笔记本等IT设备代工领域与台湾富士康分庭抗礼。双方之间的竞争甚至还上演过一段精彩的商业间谍纠纷。
年,已经港股上市的比亚迪斥资2.7亿元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公司77%的股份,正式拉开了从IT代工到汽车制造进军的步伐。
但和许多当时其他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一样,比亚迪也面临着跨国汽车公司的技术封锁,研发路径自然就放在了「逆向研发」上。(事实上,前几年许多国内造车新势力厂商也是这么做的。)
年,比亚迪推出「模仿」丰田花冠的比亚迪F3,第二年销量就达到了10万辆。随后,比亚迪相继推出F3R、F6、F0等车型,逐步在燃油车市场站稳脚跟。
同时,也许是面对技术封锁,理解了燃油车技术的难度,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老本行是做电池,比亚迪很自然地开启了将「电池装进汽车」的研发思路。
年,比亚迪推出世界上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比亚迪F3DM。同一年,比亚迪的潜力被股神巴菲特看中,后者以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约10%的股份。
但受制于电池成本高昂和充电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限制,比亚迪最初推出的两款面向消费者的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并没有在销量上成功。
面对现实,比亚迪将目光放在了更容易集中补能、也更容易获得获得大批量订单的商用车领域。比亚迪电动客车、主打出租车市场的E6相继问世,帮助它趁着国家补贴的政策红利,收获了不菲的新能源补贴。
后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比亚迪秦DM在年上市,开启「王朝」家族车型的开端,助推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走入千家万户。
回顾完比亚迪的发展之路之后,我们也可以探寻到为什么我们谈到比亚迪总是心情复杂的原因。
首先,正是比亚迪发家屡试不爽的「逆向研发」和「研发人海战术」。说的更不好听一点,总让人觉得「山寨」:
发家做电池的时候,比亚迪遭遇过索尼、三洋等国际巨头的专利侵权官司。
后来进入IT代工领域,比亚迪和富士康上演了一段历时多年的商业谍战纠纷。
买厂做汽车的时候,比亚迪的早期产品也是毫不避讳地「模仿」丰田车型。
虽然比亚迪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将技术化为己用,打赢了专利官司,甚至还能做出进一步创新,但终究给舆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其次,依然是老生常谈的,比亚迪曾经只专注车本身,而在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层面的短板。
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虽然比亚迪后来挖来了奥迪的设计大师,以比亚迪汉EV为代表的新车设计可谓脱胎换骨,但无奈早期车型的设计实在过于「惊艳」,让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不少消费者,对最早的比亚迪秦尾部造型留下了「过于深刻」的回忆。
至于售后服务、品牌营销上的短板,更是在消费者中形成了某种刻板偏见。随手搜一篇比亚迪相关报道,在评论区里必然会看到读者的吐槽。
无论如何,从去年到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爆发,让比亚迪这个白手起家、勤勤恳恳搞研发的「工科男」终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而助推比亚迪如今市值超越中石油,除了卖出了更多的车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今年比亚迪的「三件大事」。
比亚迪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比亚迪引以为豪的「刀片电池」。
年,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装机量达9.01GWh,排名第四位。在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去年「一刺而红」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更是让比亚迪收获无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