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碰撞测试理解为汽车安全测试的唯一标准,那显然草率了。每年撞坏价值几千万的车,只是比亚迪为了车辆安全付出巨大代价中的一小部分。中国品牌正在脱离与国际大牌拼制造流程和原材料成本的误区。时至今日,也许大家才能完全理解,品质对于品牌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比亚迪首次向外界展示了位于深圳的试验场,从而解开了许多此前的疑问,为什么一款中国品牌产品可以多维度向上突破。
解密一:碰撞测试比欧美更严苛
在鲜为人知的比亚迪测试中心,在这个试验场可以测试最高公里时速的各种碰撞、翻滚以及各种角度的重压等极端实验。
这里设立了几乎覆盖所有车祸场景的碰撞项目,甚至还有模拟车身侧面撞击水泥柱或者电线杆的测试。可能隐约有人还记得某些品牌遇到这种事故时拦腰折断的案例。
比亚迪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从这个测试中心走向市场的。工程师自信地介绍说,虽然国内中汽研和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各自参照了欧美机构的标准,而比亚迪在自己的实验标准更高,尤其针对新能源车,更为严苛。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的针刺实验,每次观看都触目惊心。曾有一些行业内人士认为,针刺实验过于强调极端环境,但在生命安全面前,即使0.01%的概率也是最大风险。
在所经历的实测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碰撞中表现优异,有效规避了动力电池在极端情况下的爆燃危险。
而在被动安全层面,根据比亚迪统计,目前在白车身Mpa热成型钢材使用量上,比亚迪汉远远超过了其他中国品牌量产轿车,包括A柱B柱等核心部位共43处,达到了97公斤,在结构上保证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解密二:其他车企没有的测试设备
对于产品定型而言,除了要做跨越中国极端环境的道路测试之外,同期还要进行高强度的模拟测试。
比亚迪的工程师指着一台美国进口的测试设备说,几千万进口过来,就是为了完成某一项耐久测试,目前同款设备中国只有两台,一台在比亚迪,另一台在中汽研。
比亚迪大批引进了像穆格等国际顶尖的测试设备,模拟使用场景对某些关键部件带来的损耗,实验人员可以针对结果进一步优化零部件或者整合方案。
例如一台国内罕见的可以实现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设备,能还原95%路况,国内同行业使用的4立柱试验台只能还原70%。
汉的试验车要经历45个日日夜夜不停测试,而且试验要做3轮,相当于汉在实车测试路面上驶过万公里,比大部分同类车型测试量的3倍还多。
基于实验优化,汉的整车设计使用寿命为60万公里,而一般的豪华车只有30万公里。
解密三:智能应用为何这么低调
在系统经历了数次OTA升级之后,比亚迪汉的使用体验大幅提升,不论是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还是智能辅助准确性,都为主动安全带来了更多保障。仅自动泊车功能就可以实现日常所预见的侧向,斜向和垂直等方向的泊车入位。
但是,不仅限于此。据比亚迪方面透露,一些软件开发商在获得DiLink平台开放端口的权限之后,可以调动全车更多的端口实现更多的智能化辅助功能,带来更多的应用。
对于这些开发成果,比亚迪秘而不宣。他们一直这样认为,在没有经过%的安全验证之前,在没有经过严苛的使用权限评估之前,就不能贸然推向市场。
智能化安全级别目前在整个电气化系统中属于最高级。比亚迪方面在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激进的新技术应用上一直比较“保守”。
解密四:比亚迪汉都被谁买走了
比亚迪汉上市以来,截止到年1月份的统计,曾连续三个月销售破万辆,一度成为唯一可以与奔驰、宝马和奥迪竞争的中国品牌C级轿车,而在销售中比例最多的是其超过27万元的顶配车型,突破了中国品牌轿车销售的价格天花板。
根据统计,比亚迪汉的车主一般都是高收入的高知人群,而且许多人从其他国际高端品牌转移过来,显示出其品质得到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另外,在统计数据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购买比亚迪的用户与华为手机用户高度重合。用华为手机的NFC功能可以直接代替车钥匙,也许是两个中国品牌企业的某种精神契合。
三个司机总结: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存在不同于任何车企,他们一方面掌握了整个新能源车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一方面又在IGBT和三电技术上有极强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还有全球领先的测试实验室,几乎没有哪方面会被“卡脖子”。也许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驱使比亚迪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品牌之一。在突破了产品品质与成本控制之间的魔障之后,接下来对于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品牌来说,下一个重点将是对标国际大品牌的服务体系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