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亚迪 >> 比亚迪图片 >> 正文 >> 正文

新能源汽车盈利如何一起走进比亚迪的产业去

来源:比亚迪 时间:2025/7/2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www.znlvye.com/

一、公司简介

自年成立至年,主要是在电子电池领域,用了7年时间。香港上市后仅半年,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为后续的造车之路埋下了伏笔,收购的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消费者熟悉的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5年,比亚迪F正式上市,汽车业务正式成为比亚迪的创收业务线之一。8年,沃伦·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占比亚迪总股份10%。

从成立到港股上市,仅7年时间。比亚迪发展的这些年,涵盖了电子电池业务,汽车业务,还有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同时还进军轨道交通领域。

更是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唯一一家参与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年,市值更是一度超过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逼近万亿,而比亚迪的脚步还未曾停下,未来似乎还有更高的发展。

比亚迪公司业务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大众熟知的汽车业务,主要是自行设计和研发整车,并且生产销售,然后是二次充电电池的生产销售及光伏相关的业务,其次是手机代工的业务。

同时还涉足一个比较冷门但市场前景较广阔的轨道交通业务。其中,轨道交通业务是年才开始正式进入的项目,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汽车业务是比亚迪的量大支柱业务。

二、公司竞争环境

比亚迪公司的业务有三个方面,汽车业务年上半年营收占比是4.08%,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比是47.46%,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占比是9.12%。

其中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较低,故不做分析。因此以下对比分析,从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来进行比较。

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可以有效的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用来分析行业竞争态,对亚迪的两个业务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

同行竞争者的竞争强度

知名调研机构MMI发布了年全球50大EMS代工厂榜单。这个权威机构所发布的全球榜单,是一个非常有说服性的榜单,在榜单中的所有公司,都是业内知名企业,比亚迪电子在这份榜单中是第八名,在中国大陆的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大陆企业是上海的环旭电子,榜单第一名则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

在比亚迪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中,同业竞争者有:富士康、立讯精密、环旭电子、闻泰科技。

营收方面,从年开始,就被立讯精密反超了,而闻泰科技也在奋起直追,隐隐有赶超之势。比亚迪电子年的营收涨幅低于立讯精密,高于环旭电子和闻泰科技。

富士康近几年涨幅最高不过0%,比亚迪电子也仅仅是年高于0%,立讯精密则是一直保持高水平增长。闻泰科技则是从年开始,突然增长。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中,竞争者众多,竞争力度强烈,行业龙头的地位强悍,无法撼动,同等规模的竞争者,增长水平远超比亚迪电子。而在电子代工环节,市场趋于成熟,像苹果、华为等公司,选择代工企业后,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变更,企业的短期波动较小,合作较为稳定。

汽车业务方面,选取特斯拉、理想、上汽集团、长城汽车,这几家分别代表了外企、新势力和传统车企。

可以看出,上汽集团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主要是其传统燃油车的收入较高,但近两年呈下滑趋势。

特斯拉从年开始,汽车业务的营收就已经超越比亚迪,近年来差距逐渐增加,长城汽车的收入一直比较稳定在千亿水平左右,比亚迪正缩小与其之间的差距。理想汽车年才开始有收入,目前与比亚迪差距较大,暂不构成挑战。

在汽车业务方面,比亚迪的竞争力度在加强,头部企业收入下降,同等规模企业增长幅度较慢,唯一需要注意的对手是特斯拉,自从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始运行生产,其销量和收入也是在稳步增长,目前中国区营业收入占总收入已超过20%,而同期美国区的收入占比48%。

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主要分析汽车业务方面,一方面是汽车业务的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近些年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总体战略要求,汽车行业出现了大变局,很多互联网、科技企业也纷纷开始加入新能源造车势力中。以下选择理想、蔚来、小鹏、哪吒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分析下新进入者的威胁方面,对比亚迪及汽车行业的影响。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新进入者数量不少,增长势头很猛烈,但造车并非一日之功,打开市场、培养用户、扩充产能都需要时间,且与比亚迪差距较大,一时很难赶超,因此,目前新进入者的威胁影响不大。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普及,以及恒大、小米、华为和三家车企合作造车等等新进入者,不知道比亚迪的第一梯队位置还会保持多久。

替代品的威胁

比亚迪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很难有同类型代替品,这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业务,在与企业合作代工时,一般很作时间较久,短期很难有其他代替品,尤其是比亚迪已经做到这么大的规模时,更是很难一时找到代替品。

目前国内这一块业务,比亚迪的替代者只有富士康,因此,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中,代替品的威胁比较少。

在年9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15名中,比亚迪上榜5个车型。其中紧凑型车秦Plus两款车型,对标的是广汽埃安的新能源汽车AionS。

紧凑型SUV宋DM、中大型车汉EV,对标车型有特斯拉的Model和小鹏P7。中型SUV唐DM,对标车型有特斯拉的ModelY和理想ONE。

可以看出,比亚迪车型几乎覆盖全部场景,从紧凑型到中大型车到中型SUV,产品覆盖面非常全面,不单独押注某一具体车型,而是全方面铺开产能,更主要的是,每个车型的销量都非常不错,更是和特斯拉分庭抗礼。

在紧凑型车方面,秦Plus两款车型,分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9月销量分别是、辆,同时期广汽埃安的AionS效率也仅量。

DM-i技术是比亚迪公司在年1月发布的新型技术,叫做超级混动技术。DM-i车型价格和普通的合资燃油车价格差不多,但是在使用体验上,全面超越了传统的燃油车。

目前来看,紧凑型车方面,秦PlusDM-i具有无可代替的地位,秦PLUSEV则有被代替的危险。

中大型车汉EV是纯电动车,9月份销量分别是。汉是比亚迪全新的产品,搭载最新研制的刀片电池,优美的外观一改以往车型给人的“廉价”造型。上市时间不久,刚经历产能爬坡阶段,预定火爆。

而对标的Model和小鹏P7,都是这个车型领域的强势对手。不管是销量、品牌、外观设计,在中大型车领域,竞争强度都非常激烈。价格上面,汉低配版虽然最便宜,但也并不低小鹏P7便宜多少,而在0万往上,绝大多数会选择特斯拉Model。

所以,在这一级车型中,比亚迪只能通过低价去对标特斯拉的Model,通过更安全、先进的刀片电池技术吸引更多消费者。但也要面对小鹏P7的追击,在中大型车方面,比亚迪的压力很大,前有特斯拉的压制,后面紧跟着小鹏的追赶,稍有不注意,就会被代替品抢占市场。

SUV车型也面临前后交困的境地,ModelY以.万的效率一骑绝尘,紧凑型SUV宋DM销量仅1万辆。理想作为后起之秀,也凭借理想ONE赶超唐DM,且理想凭借增程式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独树一帜,也是榜单中唯一一个增程式动力类型的车型这种技术的汽车对比纯电动车来说。

最大的优点是电池使用寿命能得到更长的延生,这也能让维护成本降低,一般配备的电池组容量会更大,所以在纯电状态下会提供比混动车型更高的续航里程。比亚迪唐只能凭借低价的优势去抢占市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宋DM、唐DM更像是ModelY、理想ONE的追赶者和代替品。

综上,在紧凑型车方面,比亚迪领先竞品,代替品很难追赶。而在中大型车方面,暂时和小鹏处于第二梯队,距离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距离,且代替品很容易赶超上来。在SUV方面,宋DM和唐DM更像是追赶者,不可替代性较低,仅有低价优势。

结语: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比亚迪距离头部企业差距较大,同等规模竞争者涨幅较快,立讯精密营收和净利润更是已超过比亚迪。虽然此块业务的代替品较少,代替周期较长,合作一般较为稳定,但竞争者的奋起直追,让比亚迪存在不少压力。

在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方面,比亚迪表现都不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管是在汽车公司还是在代工企业,水平都是中上等。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方面,在汽车公司中较弱,在代工企业中表现很好,同时对于单一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也不如其他公司那么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