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年初,比亚迪得到一个不是很好看的年财报,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成为比亚迪三大核心业务中唯一收入下降的单元,同比下降16.76%;当然,还有受疫情影响,更难看的年Q1销量,比亚迪汽车销售同比下降47.89%。
一时间,关于比亚迪"熬不过当下,谈不上未来"的言论喧嚣尘上。
仅仅3个月时间过去……
7月10日,原中国汽车第一股上汽集团收盘下跌2.83%,收市市值亿元,而比亚迪上涨2.6%,收市市值亿元,从而以21亿元市值,实现反超。新晋中国汽车第一股!
比亚迪还需要"熬"吗?
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火得一塌糊涂。得益于比亚迪开始加速向市场兑现技术的计划实施。"十年磨一剑",比亚迪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始缓缓揭开面纱。但是,资本的"前瞻性"使其总是快人一步,TA们对比亚迪背后一条完整新能源产业链的估值重构。
刀片电池拓展磷酸铁锂电池适用车型,比亚迪重回熟悉"赛场";车载半导体完成重组,比亚迪自主IGBT有望实现外资替代;寄托于比亚迪"汉"完全实现品牌向上、产品向上,订单远超预期。
比亚迪就是"宝藏男孩",资本开始疯狂起来。
无巧不成书。
同一时段,比亚迪发布6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6月销量为辆,同比下降12.9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辆,同比下降46.69%;燃油汽车销量辆,同比增长60.80%。
尽管有燃油车的强势反弹,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低迷,是比亚迪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事实上,从1—6月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辆,同比下降58.34%。
与资本市场的火热比起来,比亚迪的产品市场在今年的前6个月,仿佛都在"冬季"。
显然,新技术、新产品的上市周期和上市之后必须经历的市场认可期、培育期,使得产品市场的反馈速度远不如资本流通来得迅捷。
当下,在产品市场的比亚迪,或许正处于破晓之前的"至暗时刻"。有新能源政策退坡的原因所致,有竞争对手产品力提升的原因所致,有疫情影响生产、销售的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归结于市场的问题,唯有通过市场去解决。
在年的下半年,比亚迪迎来了TA的破晓时刻。
众所周知,打响破晓前第一枪的是比亚迪汉。
7月12日,搭载最新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上市,同时TA也是全球首款华为5G技术的量产车。
华为余承东显然有些迫不及待,7月10日发布微博:HUAWEIHICAR、5G、手机NFC车钥匙等重磅科技将随新车的发布同时亮相。让出行更智慧,让汽车更强"汉"!7月12日,我们线上见。
据比亚迪销售公司赵长江表示:从4月下旬开启预定,截止6月,比亚迪汉的预定量已经超过个订单。
甚至,比亚迪当下低迷的销量与比亚迪汉活跃的预定情况不无关系,很多用户持币等待比亚迪汉上市。
汉,显然已经具备了"一炮而红"的各种条件,只等交付开启。
汉固然强势,但TA毕竟仅仅是一款产品,成熟的比亚迪不会让汉成为唯一的"依仗",甚至不是比亚迪分量最重的破局砝码。
早在年,新能源政策退坡开始,比亚迪利润因此受到影响。王传福回应称:不能躺在补贴上吃饭,要把车卖到全国去。
王传福所指的"全国",实际是包括二、三、四线城市在内,更广阔的城乡、城镇地区。这里面蕴含着一个重要信息,在对产品价格更敏感的地区,比亚迪要提供更具有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
而实际的情况是同一款车型,比亚迪的DM版比燃油版要贵甚至1倍。比亚迪秦燃油版售价5.77—7.47万,DM版售价13.29—14.29万;比亚迪唐燃油版售价12.49—16.49万,DM版售价22.49—32.49万。
成本因素,成为比亚迪新能源车型走得更远的一块绊脚石。
比亚迪要踢开这块绊脚石。
作为比亚迪的技术先锋之一,DM(DUALMODE)混动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级的水准。
因为比亚迪的DM双模技术,才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中、日、德三大混动技术流派:日系以丰田的THS技术为代表,德系以大众的单电机双离合为代表,而中国则以比亚迪DM双模为代表。
关于DM的进阶时间是:年,DM1.0问世;年,DM2.0问世;年,DM3.0问世。5年一个周期,10年发展到第3代。按照规律,年,DM4.0问世。
然而,在年7月2日,比亚迪一反常态,发布了全新的DM-P/I混动技术。但是,比亚迪官方并没有视其为DM4.0。
显然,比亚迪的技术储备让我们又多了一份期待。姑且,我们把全新的DM-P/I混动技术视为DM3.5吧。
DM-P/I混动技术,动力输出更强劲。在这样一套全新动力架构下,以比亚迪汉DM为例,其发动机、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N.M,0—KM/H加速度时间只需4.7S,这样的性能表现,完全媲美内燃机V8动力。
DM-P/I混动技术,更节能。当BSG电机与燃油发动机融为一体、高效协同,其拥堵工况油耗较同级燃油车降低42%,中速工况降低35%,驱动三合一总成综合效率更是高达97%。
DM-P/I混动技术,带来更高的驾乘体验。在DM-P/I混动技术的加持下,NVH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3D整车热流场仿真技术"等热管理系统架构,动力电池可在-30度至60度之间正常运行,有效解决冬季续航和供暖的忧虑。
然而,技术的迭代并非半路杀出的全新DM-P/I混动技术的首要选项。最重要的是成本控制。
DM-P系统成本将从DM3.0的5.5万元降至4.5万元:其中电控、高压线束等零部件通过优化设计可降低元成本,发动机降低成本元,采用刀片电池可降低成本元。在DM-I系统中,通过传统系统的精简(无需DCT变速箱),额外降低成本元。
所以DM-I系统成本将降至2万元左右。加之,比亚迪在动力电池、IGBT等产品技术领域的开放措施,将在产能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整车成本。
若考虑PHEV00元以上的购置税优惠和元补贴,比亚迪的PHEV车型将因此有了和燃油车同价竞争的机会,比亚迪汽车业务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DM-P/I混动技术实现了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的双管齐下。这才是比亚迪想要的最终结果。
纵然再好的DM-P/I混动技术也需要落地,年5月——年5月,正是比亚迪的产品大年。
比亚迪将有多达11款新车型上市,其中涉及全新旗舰车型两款(包括王朝系列的汉和E系列的SA3),年度大改款车型4款(包括比亚迪旗下主力车型:唐、宋PRO、秦PRO、元EV),小改款车型5款。
不管是"如期而至"的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还是"有约在先"的华为5G技术,抑或"突如其来"的DM-P/I混动技术,TA们都将迎来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产品大年,在这样一个等待破晓的特殊时期,变得非常有意义。
给比亚迪一点时间吧,我们没有理由去看低、唱衰一个努力多年的比亚迪,一切都会向好的,改变就从比亚迪汉实现交付开始。
相信比亚迪会还我们一个奇迹,如同TA在资本市场已经开创的新纪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