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巴菲特继续减持比亚迪的消息,让人陷入了沉思,到底是什么逻辑,让股神不停减持,仅仅只是单纯的落袋为安吗?还是认为没有成长空间了?
新能源,这个市场曾经最耀眼的赛道,让人感受到了寒冬。即使是白酒、证券等,也有回暖,新能源的表现,一言难尽了。
巴菲特又减持6亿港元比亚迪
巴菲特11月17日继续减持比亚迪.5万股,价值6.3亿港元。对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从16.28%降至15.99%,肉眼可见的离场了。
按照巴菲特的习惯,不看好了,会清仓式持仓,就像当初减持中石油一样。这么多股份,他不断地持减,是新能源赛道,不可忽视的利空。
简单说,好不容易把股票拉升了,巴菲特就减持一下,你再拉升,他又减持,谁还去当冤大头?市场,不是只有新能源赛道,还有医药、半导体,再不济,炒中字头股票都行,地球离开了谁,都照样运转。
自从巴菲特第一次减持以来,已经持续数月了,新能源赛道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小凡很敬重他,在中油业绩最好时减,在比亚迪销量最好时减,这就是股神高明之处。
他的操作,诠释了什么叫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这个行业,这些年太热闹了,也太拥挤了,大量的资本入市,无序扩张,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地鸡毛。
新能源,行情见顶了?
个人观点,新能源行业的估值逻辑,或许未来会重塑,它肯定是高估了。白酒、新能源,这两个赛道,这两年都在消化估值,大概率三年、五年才能完全消化,急速上涨,透支了未来预期。
行业前景很好,也经不起拔苗助长。二级市场,始终围绕内在估值波动,业绩才是资金抱团的底气,没有业绩,行情不可持续,它们也不是万能的存在。
造纸、家电、地产、化工、农药、医药、互联网等行业,不停地跨界进入新能源,一个行业蛋糕无论有多大,也不够分。未来,就是行业高景气,企业内卷,大家都没利润,无序扩张的恶果。
所以,新能源行业,肯定是有预期的行业,但是好行业,不代表有好公司,未来就是竞争加剧的过程,最终大浪淘沙,留下来几家龙头企业,重塑行业生态。
新兴行业,初期确实很有吸引力,股价也容易大幅上涨,但是一旦进入成熟期,大量的竞争者涌入,行业逻辑就会变了。哪怕是互联网科技,发展了10多年,现在也是退潮了。
最后总结
除了传统的行业,可以穿越牛熊,永远在成熟期之外,大多数行业,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衰退,要么周期波动,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
不唱空新能源,你可以参与,和白酒一样,又不会单边下跌,会波段空间,高估低位就可以潜伏,等待加速反弹就离场,除此之外,我找不到它们再重现~年行情的逻辑,再涨10倍?
个人观点,不作投资依据。谢谢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76.html